夜上飞云顶

天鸡未唤沧溟日,海蜃先衔若木霞。 独上罗浮最高顶,一声长笛月光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天鸡:神话中天上的鸡。
  • 沧溟:大海。
  • 海蜃:海市蜃楼,这里指海上的幻景。
  • 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传说太阳落在其下。
  • 罗浮:山名,位于今广东省。
  • 长笛:一种乐器。

翻译

天上的鸡还未唤醒大海的日出,海上的幻景已先衔住了若木树下的霞光。独自登上罗浮山的最高峰,在月光斜照下吹响一声长笛。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夜晚登高望远的景象,通过神话中的元素“天鸡”、“海蜃”和“若木”,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诗人在罗浮山的最高点,感受到与世隔绝的宁静,长笛的声音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悠扬,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沉醉和对孤独境界的向往。整体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诗人屈大均的文学造诣。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