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怀毛翰林大可

家近湘湖多紫莼,季鹰闻已作逋臣。 能争西子为乡里,莫继夷光作土神。 弟子偏多才藻女,先生故是滑稽人。 若兰妒绝阳台去,老蚌无珠泪满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紫莼(zǐ tián):水草名,生长在湖泊中。
  • 季鹰(jì yīng):指鸟名,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
  • 逋臣(bū chén):古代指逃亡的臣子。
  • 西子(xī zǐ):指美女,传说中的西施。
  • 夷光(yí guāng):古代传说中的一位贤人。
  • 才藻(cái zǎo):才华。
  • 滑稽(huá jī):幽默诙谐。
  • 若兰(ruò lán):美女名。
  • 阳台(yáng tái):古代指楼阁。
  • 蚌(bàng):蚌壳,指蛤蜊类动物的壳。

翻译

家住近湘湖,水草丰茂,紫莼满布。传闻季鹰已成逃亡之臣。能够与西子相比美丽,却不愿继承夷光的贤明成为乡里的神明。弟子中有许多才华横溢的女子,先生却是位幽默诙谐的人。美女若兰嫉妒离开了阳台,老蚌却无珍珠,只有泪水满布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家住湖边的人,周围环境优美,但却有着一些不同寻常的事情发生。诗人通过对紫莼、季鹰、西子、夷光等形象的运用,表达了对美丽、才华、贤明的向往和思考。在描写弟子和先生时,展现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通过对美女若兰和老蚌的比喻,表达了人生百态和命运无常的哲理。整首诗意境深远,富有想象力,值得细细品味。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