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太守作见日亭成诗以美之

泰山鸡鸣始见日,罗浮夜半踆乌出。 南溟自是阳明谷,十日所浴光洋溢。 三足欲栖上下枝,天鸡惊起黑如漆。 珊瑚之树即扶桑,曜灵家在鲛人室。 牂牁大洋咫尺间,蓬莱一股何曾失。 未暾峰峰见东君,六螭先指浮山云。 金光直射散飞电,火轮千里烧氤氲。 玄黄鸡子连珠似,五色鸿蒙分不分。 罗山势与浮山并,见日有台当绝顶。 泰山日观高不如,俯视朱天最空迥。 台风每苦扶摇多,吹倒铁桥堕青冥。 重造飞亭今有谁,惠阳太守才天挺。 郁仪日日朝朱明,君为东道有馀情。 导引重轮勤夙夜,寅宾两珥竭神明。 昧爽沧凉好晞发,日华吐纳变金骨。 羲和为尔再中天,不使白驹过倏忽。 云衣霓裳日往来,文章更与炎精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泰山:中国五岳之一,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为中国著名的名山之一。
罗浮:传说中的仙山之一。
南溟:古代传说中的南海。
阳明谷:传说中的神话地名。
珊瑚:一种海洋生物,也指珊瑚树。
扶桑:传说中的神树,又称神树。
曜灵家:传说中鲛人(海族)的住所。
牂牁:传说中的神山名。
蓬莱:传说中的仙山之一。
峰峰:山峰重叠的样子。
东君:指东方的君主,即太阳。
六螭:传说中的龙的一种。
浮山:传说中的神山之一。
金光直射:指阳光直射。
飞电:闪电。
火轮:太阳。
氤氲:形容烟雾缭绕的样子。
玄黄鸡子:传说中的神鸟名。
鸿蒙:混沌初开之时的状态。
罗山:传说中的神山之一。
浮山:传说中的神山之一。
泰山:中国五岳之一,位于山东省泰安市。
朱天:红色的天空。
台风:强烈的风。
铁桥:传说中的桥名。
青冥:古代指天空。
飞亭:传说中的神亭。
惠阳太守:指古代官职名。
郁仪:美好的仪态。
朱明:红色的光明。
导引:引导。
重轮:指太阳。
寅宾:指东方。
两珥:古代官员佩戴的一种装饰品。
昧爽:明亮清晰。
沧凉:清冷。
晞发:指阳光。
日华:太阳光芒。
羲和: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
白驹:传说中的神马名。
霓裳:七彩霓裳,形容美丽的服饰。
炎精:火的精灵。

翻译

泰山的鸡鸣宣告着新的一天开始,罗浮在夜半时分乌鸦飞出。南海中的阳明谷,每天都沐浴着十日的光芒,光辉洋溢。三足的神鸟欲栖息在上下的树枝上,天鸡惊起时,黑暗如漆。珊瑚树就是扶桑,曜灵家在鲛人的室内。神山牂牁和大洋只有咫尺之遥,蓬莱的一股仙气从未消失。未见到太阳升起的山峰,六螭先指向浮山的云端。金光直射,闪电四射,太阳烧灼着千里的氤氲。玄黄鸡子连珠般闪耀,五色的鸿蒙分不清。罗山和浮山并立,见日的台阶在绝顶处。泰山虽高,却不如朱天,俯视下去,天空空旷无边。台风常常狂吹,吹倒铁桥,使之坠入青冥之中。如今谁能再建飞亭,惠阳太守才华出众。郁仪每日向着红日朝拜,君为东方的主人,心怀无限情意。引导着太阳轮勤勉不懈,东方的客人尽心竭力。明亮清冷的气息中,太阳光芒变化金骨。羲和再次升起在中天,不让白驹匆匆而过。七彩霓裳随着太阳的往来,文章与火焰的精灵一同绽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大自然中太阳升起的壮丽景象,通过描写泰山、罗浮等神山,以及神话中的神鸟、神树等元素,展现了古代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神话元素,将太阳升起的场景描绘得极为生动,给人以视觉和心灵上的震撼。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神秘力量的向往,展现了古代人对自然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怀。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