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中寄庐山无可大师

久辞慧远溪边月,因恋夷光石上花。 梦里时时闻瀑布,曲中日日见朝霞。 观空亦复怜天女,服食无如采月华。 五老苍苍烟雾隔,知君何处著袈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慧远(huì yuǎn):指佛教中的高僧名字,这里用来比喻远离尘世的僧人。
夷光(yí guāng):指山间的光芒。
石上花:指山间的奇花异草。
五老:传说中五座山的山神。
袈裟(jiā shā):僧人穿的外袍,表示出家人的身份。

翻译

长久离开慧远溪边的月光,因为留恋夷光石上的花朵。在梦中时常听见瀑布声,白天在曲径中每日看见晨曦。即使在空山中也会怜惜天上的仙女,没有什么食物比得上采摘月华。五座苍翠的山峰笼罩在云雾之中,不知道你现在身在何处穿着袈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庐山的眷恋之情,表现了对山水自然的痴迷和对禅境的向往。诗中运用了古典的意象和佛教的隐喻,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心灵境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清幽山水的向往和对超凡境界的追求。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