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道

军都下视居庸险,北口高悬太乙军。 一自中官迎白马,至今新鬼哭黄云。 山连阴岳当关合,水抱榆河入塞分。 城外风沙横二路,云州西去恨无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居庸(jū yōng):古代地名,在今天北京市昌平区。
  • 太乙(tài yǐ):古代传说中的神仙居住地。
  • 中官(zhōng guān):指中央官员。
  • 鬼哭:传说中鬼哭声很凄厉,常被认为是凶兆。
  • 黄云:指黄色的云,也被认为是凶兆。
  • 阴岳(yīn yuè):指高大的山峰。
  • 榆河(yú hé):古代地名,今河北省境内。
  • 云州(yún zhōu):古代地名,今山西省境内。

翻译

军队从军都下往下看,居庸关险峻,北口高悬着太乙神仙的军队旗帜。一位中央官员骑着白马前来迎接,至今仍有新鬼哭声响彻黄云。群山连绵,阴岳耸立,关口相连,榆河蜿蜒流入边塞。城外风沙横扫两条路,向西去的云州,令人无限怀念。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屈大均眼中的军都景色,通过描写山川河流、城池风貌,展现了北方边塞地区的苍凉壮丽之美。诗中运用了古代地名和神话传说,增加了诗歌的神秘感和历史感,表现了作者对边塞风光的深刻感慨和对乱世沧桑的思考。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