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胥江上峡至韶阳作

一日始一峡,舟行苦逆风。 暮春犹苦冻,长路正愁穷。 栈阁飞岩外,橧巢古木中。 繵夫歌有哭,声与断猿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xū):古代官名,指官员。
  • 韶阳(sháo yáng):地名,古代地名,今湖南邵阳一带。
  • 栈阁(zhàn gé):古代用于通行的木栈道和楼阁。
  • (zēng):古代指大树。
  • 繵夫(tán fū):古代指负责运输的人。

翻译

从胥江上的峡谷到韶阳之地, 一天只能通过一个峡谷,船只在逆风中艰难前行。 尽管是暮春,仍感受到寒冷,漫长的路途让人心情沮丧。 栈道和楼阁在陡峭的岩石外延伸,古老的大树在其中生长。 负责运输的人唱着悲凉的歌,声音与哭泣的猿猴相似。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一幅壮美的自然风景画,通过描述胥江上的峡谷和韶阳之地的景色,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诗中运用了大量意境深远的词语,如栈阁、橧巢等,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感。作者通过描绘舟行逆风、暮春寒冷等细节,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那种孤寂和苦难。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展现了古代诗人对自然的独特感悟和表达能力。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

屈大均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