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居口占

彫胡饭共露葵香,白发清斋苦北堂。 疏磬泠泠花架下,春来强健佛声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彫(diāo):雕刻
  • 葵香(kuí xiāng):向日葵的香味
  • 斋(zhāi):清净的房间,通常用于修行、忏悔等
  • 疏磬(shū qìng):稀疏的梆子
  • 花架(huā jià):放花的架子

翻译

在贫困的家中,一起吃着胡饭,共享着向日葵的香味,白发苍苍的我,在清净的斋房里苦修。 梆子声稀疏地响起,在花架下,春天来了,我身体变得更加强健,佛的声音长久回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贫困的居士在自己的贫居中过着清净的生活,与他人共同品尝简单的胡饭,感受着向日葵的香味。他在斋房里苦修,听着稀疏的梆子声,感受着春天的气息,体会到佛的声音长久回荡的意境。诗中融入了对清净、修行、自然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宁静、清净、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状态。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