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将军

多年南越地,未觉有将军。 士马时相见,笳箫间一闻。 铙歌多自作,铜柱不言勋。 此日还京邑,承家荷大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将军(jiāng jūn):古代军队中的高级军官,负责指挥作战
笳箫(jiā xiāo):古代的一种乐器,类似于笛子
铙歌(náo gē):古代的一种乐器,类似于锣
铜柱(tóng zhù):古代宫殿前的装饰物,象征权势

翻译

送给王将军

在南越地方多年,却未曾见过将军。
士兵和战马时常相遇,只在笳箫声中略有耳闻。
铙歌多是自己演奏,铜柱却不言说功勋。
今日重回京邑,接受家族和大君的赏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王将军的场景。诗中通过描述南越地方的生活,将军的缺席,以及士兵、乐器和装饰物等元素,展现了一种别离的情感。诗人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将军的思念和对将军功勋的赞颂,同时也展现了对将军重返京邑的祝福和期待。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古代人物间的情感交流和社会关系。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