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随粳稻熟,早芋紫茎长。 亦是炎方米,能为野客粮。 肥因春雨足,味得土膏香。 一乳累累子,吾园种最良。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粳稻:一种水稻品种,粳稻籽粒较短圆,米质较硬,适合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种植。
:一种植物,块茎可食用。
炎方:指炎热的地方。
野客:指外出的人。
土膏:指土壤中的养分。
一乳累累:形容芋的块茎长得很多。

翻译

常常伴随着粳稻成熟,早早地芋块长出紫色的茎。这种植物也是适合在炎热地区种植的水稻,可以成为外出的人的食粮。因为春雨充足而长得肥壮,口感也因土壤的养分而香甜。块茎长得很多,我园里的种植效果最好。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芋的生长情况,通过对芋的生长环境、特点的描绘,展现了农作物的生机盎然和丰收的景象。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写手法,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农作物生长的美好和丰硕的成果。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