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午仲夏承大司马吴公招同诸公奉陪京卿张公宴集城西禅院次张公元韵四首并以送行

一水逐潮回,临流泛羽杯。 玉珂花底散,银管柳边开。 六箸仙人戏,双钩草圣才。 荔枝题赋罢,更咏酒杨梅。
拼音

所属合集

#杨梅 #五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庚午:农历六月。
大司马:古代官职名,相当于后来的将军。
吴公:指吴国的公爵,这里泛指宾主。
京卿:指京城的官员。
元韵:指古代诗词中的韵律。
箸(zhù):古代用来吃饭的器具,类似筷子。
荔枝:一种水果。
杨梅:一种水果。

翻译

在庚午仲夏的时节,承接大司马的邀请,吴公邀请众多宾客一同前来城西的禅院共聚宴会。
一道水流随着潮水的起伏而回荡,我们在河边举起酒杯。
玉杯中的花瓣随水漂浮,银管乐声在垂柳边响起。
六箸的仙人在戏耍,双钩的草圣展现才华。
品尝完荔枝,赋诗已罢,接着吟咏起美酒和杨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仲夏时节的宴会,通过描写宴会的细节,展现了宾主相待的欢乐氛围。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水流、花瓣、乐声等,使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诗人通过描绘宴会的场景,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友谊的赞美。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