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伟公有小玉盘诗以索之

未赠尔琅玕,难求双玉盘。 不贪宁是宝,匪报但为欢。 五作梅花出,三从绮阁看。 定知汉平子,先致慰愁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琅玕 (láng gān):美玉。
  • 不贪宁是宝:不贪图才是真正的宝贝。
  • 匪报但为欢:不是为了回报,只是为了欢乐。
  • 五作梅花出:五次制作梅花形状的玉盘。
  • 三从绮阁看:三次从华丽的阁楼上观看。
  • 汉平子:可能指汉代的平子,即张衡,他以制作精美的器物闻名。

翻译

我未能赠你美玉,难以求得双玉盘。 不贪图才是真宝贝,不是为了回报,只是为了欢乐。 五次制作梅花形状的玉盘,三次从华丽的阁楼上观看。 定知汉代的平子,会先制作出来安慰我的愁叹。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玉盘的渴望和对友人季伟公的期待。诗中,“琅玕”和“双玉盘”象征着珍贵和美好,而“不贪宁是宝,匪报但为欢”则体现了诗人对物质财富的超然态度和对纯粹欢乐的追求。通过“五作梅花出,三从绮阁看”的描绘,诗人展现了对玉盘的细致观察和深厚情感。最后,诗人借用“汉平子”的典故,表达了对季伟公能够制作出精美玉盘的信心和期待,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因无法得到玉盘而产生的愁叹。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