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生与客上庐山之作

三叠泉门是玉川,开当大月翠微边。 老人五作奇峰立,居士双从醉石眠。 污地松黄香满帚,穿苔竹笋小成鞭。 楼窗面面吞彭蠡,啸落天风万壑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三叠泉门:指庐山景点之一,三叠泉的入口处。
玉川:美丽的河流。
大月:指明亮的月亮。
老人五作:指庐山上的奇峰形状像五位老人。
奇峰:指庐山上形状奇特的山峰。
居士:指隐居山林的人。
醉石眠:指在石头上醉卧。
污地:指被泥土覆盖的地面。
松黄:指松树的黄色。
穿苔:指长满青苔。
竹笋:指嫩竹。
彭蠡:传说中的湖名,意指湖泊。
啸落:指风声呼啸。

翻译

三叠泉门处有一条美丽的河流,在明亮的月光下显得碧翠欲滴。庐山上有五座形状奇特的山峰,仿佛五位老人屹立其中,隐居的人们在石头上醉卧。泥土被覆盖的地面上,松树的香气弥漫着,青苔长满了地面,嫩竹也渐渐长成了鞭状。楼窗间仿佛吞噬着湖泊的景色,风声呼啸,传遍了整个山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通过描写山间的奇峰、隐居的人们和自然的美景,展现出了庐山的独特魅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形象描写,使人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山水之间,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壮美。整体氛围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庐山景色的独特感悟和情感表达。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