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从浮峤直抵榆将访剩大师不果赋怀

朔风吹大漠,骖马媚其曹。 落月随孤影,飞霜满敝袍。 天连金海阔,山拥玉门高。 一望慈云远,行行中郁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浮峤(fú qiáo):传说中的仙山名,意指高耸入云的山峰。
  • 榆(yú):指榆树,这里指榆树林。
  • 剩大师(shèng dà shī):指留下的大师,未能拜访到的大师。
  • 怀(huái):怀念、思念。
  • 朔风(shuò fēng):指北方的寒冷刺骨的风。
  • 骖马(cān mǎ):驾驭马匹。
  • 曹(cáo):这里指同伴、朋友。
  • 孤影(gū yǐng):孤独的身影。
  • 飞霜(fēi shuāng):指寒冷的霜。
  • 敝袍(bì páo):破旧的衣袍。
  • 金海(jīn hǎi):比喻辽阔无边的天空。
  • 玉门(yù mén):传说中的仙门,指高耸入云的山峰。
  • 慈云(cí yún):美好的云彩。
  • 郁陶(yù táo):形容心情舒畅、愉悦。

翻译

言语从高耸入云的仙山直达榆树林,前去拜访留下的大师却未能如愿。怀念之情溢于言表。

北风吹拂着大漠,驾驭着马匹在同伴身旁娇顺。落月伴随着孤独的身影,寒冷的霜覆盖着破旧的衣袍。天空连绵无边,山峰高耸入云。眺望远处美好的云彩,心情愉悦自在。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诗人在大漠中的行程,表达了对大自然壮丽景色的赞美和对远方大师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愉悦和向往。整体氛围清新优美,意境深远。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