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春日张带三老丈招同修来先生宴集分得九佳灯下同赋明日既返棹金陵书此并以为别求正时庚申二月四日

胜日簪裾会,吴淞水一涯。 莺知公子意,花落美人怀。 芝草方逃汉,鲈鱼不上淮。 季鹰贤父子,白发更相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吴淞(wú sōng):地名,指上海市区的一部分。
  • 芝草(zhī cǎo):传说中一种神奇的草药。
  • (hàn):指汉代,这里表示古代。
  • 鲈鱼(lú yú):一种淡水鱼类。
  • (huái):指淮河,位于中国东部。

翻译

在松江的春日,张带三位老者邀请同修来先生共聚宴会,分得九盏明亮的灯下,一同赋诗。明天既将返舟回到金陵,写下这首诗作为离别之作,希望在正当时节告别。时间是农历庚申年二月四日。

胜日下,我们聚在吴淞水畔。小鸟知晓公子的心意,花瓣飘落在美人的怀中。神奇的芝草逃离了汉代,鲈鱼却无法游上淮河。季鹰和贤父子,白发之间更加亲密相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的聚会场景,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物之间的互动,展现了友情和家庭之间的温暖和亲密。诗人运用了古代的意象和典故,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离别的感伤之情。整体氛围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中国古代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情世故的体悟。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