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物化(wù huà):指身体消亡。
- 蜉蝣(fú yóu):比喻生命短暂的昆虫。
- 仙(xiān):传说中的神仙。
- 羽翼(yǔ yì):比喻飞翔的翅膀。
- 高蝉(gāo chán):指高飞的蝉。
- 抱影(bào yǐng):比喻追求虚幻的事物。
- 明月(míng yuè):明亮的月亮。
- 遗音(yí yīn):留下的声音。
- 碧泉(bì quán):清澈的泉水。
- 泠泠(líng líng):清凉的样子。
- 风与露(fēng yǔ lù):指清风和露水。
- 病长(bìng cháng):长期的疾病。
- 捐(juān):舍弃。
翻译
生病起来又有何妨,像蜉蝣一样短暂的生命也可以成为仙人。如果能长出羽翼,就能像高飞的蝉一样自由。抱着虚幻的影子回到明亮的月光下,留下声音在清澈的泉水中。清凉的风和露水,成为病痛长久时的慰藉。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疾病的思考。作者通过比喻蜉蝣和仙人,表达了生命短暂,但也可以有不同的价值和境界。羽翼和高蝉象征着自由和高远的理想。抱影归明月,遗音在碧泉,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留恋。整首诗意境优美,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