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至何仙姑坛作

凤子初生即羽翰,龙孙未老已檀栾。 月中自解飞金镜,天上何劳坠玉棺。 萼绿早归瑶水去,麻姑时上石楼看。 阿琼漫把箫声寄,吹彻笼葱夜夜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何仙姑:传说中的仙女。
  • :庙宇。
  • 凤子:凤凰的子孙,比喻出生就有出众的才华。
  • 羽翰:羽毛,比喻文采。
  • 龙孙:龙的后代,比喻有着卓越才华的年轻人。
  • 檀栾:指檀木和栾树,传说中为仙木。
  • 金镜:传说中月亮中的宝镜。
  • 玉棺:传说中天上的仙人坠落后葬身的地方。
  • :花萼。
  • 瑶水:传说中仙女居住的地方。
  • 麻姑:传说中的仙女。
  • 石楼:传说中仙女居住的地方。
  • 阿琼:传说中的仙女。
  • :一种乐器。
  • 笼葱:传说中仙女居住的地方。

翻译

在何仙姑的庙宇里写下这首诗 [明]屈大均 凤凰的后代一出生就有出众的文采,龙的后代尚未老去就已经有了超凡的才华。 月亮中的宝镜自己解开,天上的仙人何必坠落到玉棺中。 花萼绿色的早已回到瑶池,麻姑时常登上石楼眺望。 阿琼常常用箫声传达思念,吹响笼葱,夜夜寒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仙女何仙姑的神秘形象,通过对凤凰、龙的后代以及仙界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仙境般的美好和神秘。诗中运用了丰富的神话元素,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神秘的想象。整体氛围幽远,意境深远,给人以超脱尘世的感觉。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