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六旬犹健亦天怜

年高但愿似慈亲,白首长为膝下人。 六十未同蘧瑗化,九旬应返子桑真。 方刚帝与经营力,未老天留问学身。 菉竹诗篇教日诵,莫辞圭璧琢磨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六旬(liù xún):指六十岁,即六十岁的人。 蘧瑗(qú yuàn):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名字。 子桑(zǐ sāng):传说中的仙人名字。 菉竹(lù zhú):竹子的一种,也指诗篇。 圭璧(guī bì):古代的一种玉器,用于祭祀。

翻译

六旬之年仍然健康,也许是上天眷顾。 年老了却愿意像慈祥的父母一样,为子女们效劳。 六十岁时还未能像蘧瑗那样仙去,九十岁时应该回到子桑那里。 依然保持着刚毅的气质和勤奋的精神,老了也未曾停止学习。 每天教导他人诵读菉竹的诗篇,不要拒绝琢磨新的知识和技能。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年老之人的敬重和祝福之情。作者希望自己在年老之时仍然保持健康和活力,像慈祥的长辈一样为家人尽心尽力。同时,也表达了对学习和进取精神的推崇,认为无论年龄大小,都应该保持学习的态度,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整首诗意境深远,寓意深刻,表达了对人生晚年的美好祝愿和对学习不止步的崇尚。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

屈大均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