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族父国子先生七十又一寿作

耳聋休叹鹿皮翁,肉角生时听自聪。 菰米食甘何用白,芙蕖衣好不嫌红。 能歌风雅惟三楚,解注离骚是八公。 分我枕中鸿宝术,青丝丫髻两还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鹿皮翁:指耳朵像鹿角一样长的老人。
  • 菰米(gū mǐ):一种水生植物的种子,可以食用。
  • 芙蕖(fú qú):指一种水生植物,形容其花朵美丽。
  • 三楚:指楚国的三个地方,表示能歌善舞。
  • 离骚(lí sāo):屈原的代表作,也指高超的文学才能。
  • 枕中鸿宝术:指在枕头下藏有宝贵的秘术。
  • 青丝丫髻:指黑发的年轻女子。

翻译

耳朵听不清的老人,从小就聪明伶俐。吃着简单的食物,穿着朴素的衣服却不嫌弃。擅长歌舞的有三楚之才,能写出像离骚那样优美的诗篇。分享给我枕下的宝贵秘诀,让我重新变成年轻的少女。

赏析

这首诗是为一位七十一岁寿辰而作的祝寿诗。通过描绘老人的形象和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老人智慧和经历的尊重和赞美。诗中运用了古代文学常见的对比手法,将老人的耳聋与早年的聪明相对比,突出了岁月的变迁和生命的不同阶段。整首诗简洁明了,意境优美,展现了作者对长者的敬意和对年轻时光的怀念之情。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