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州

君臣此地得相从,王气初盘涿鹿重。 箨作长冠惊赤帝,桑如楼子兆飞龙。 汉家终始惟南郑,天胄神明是大宗。 谁使高光还血食,更怜诸葛最温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箨(tuò):竹子初生的嫩芽。

翻译

君臣在这里相互依托,王气初次盘旋在涿鹿之间。竹子初生的嫩芽冠上长冠,惊动了赤帝;桑树像楼阁一样预示着飞龙的出现。汉家的兴衰始终只在南郑,皇室的荣耀是至高无上的。是谁让高光还在血肉之中寻找食物,更加怜爱诸葛亮最为温和恭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涿州的景象,以君臣相依、王气盘旋、神明显赫的场景,展现了当时的政治氛围和文化底蕴。通过对竹子和桑树的比喻,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赞美和怀念之情,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的热爱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整体氛围庄严肃穆,寓意深远,展现了古代文人的豪迈情怀和文化自信。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