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陈师太守以二诗书扇寄题弇山园索和及手书笔甚古云欲梓之集中勉抒近况以答
一卷残编遣岁华,数拳奇石割烟霞。
那知西子湖头客,翻忆东陵圃内瓜。
名倦抛珠还罔象,意长篝火伴毗邪。
怜君误损银钩寄,博得姜芽未可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钱塘:地名,今浙江省杭州市。
- 陈师太守:人名,具体身份不详,可能是当时的地方官员。
- 弇山园:地名,可能是诗人的居所或一处名胜。
- 索和:请求和诗。
- 梓:刻版印刷。
- 残编:残缺不全的书籍。
- 拳奇石:形状奇特的石头。
- 西子湖:即杭州西湖。
- 东陵圃内瓜:东陵,地名,圃内瓜指东陵的瓜果,此处可能指陈师太守的家乡或其任职地。
- 抛珠:比喻放弃或失去珍贵的东西。
- 罔象:古代传说中的水怪,此处可能指虚幻不实的事物。
- 篝火:用竹笼罩着的火。
- 毗邪:佛教用语,指烦恼。
- 银钩:比喻书法笔画刚劲有力。
- 姜芽:比喻书法笔画柔美。
翻译
我以一卷残缺的书籍消磨时光,数块奇石在烟霞中割裂出美丽。 哪知西湖边的客人,却回想起东陵园中的瓜果。 名声已倦,抛却珍宝回归虚无,意念长久,与篝火为伴,远离烦恼。 怜惜你误寄了这刚劲的书法,却未能夸耀其柔美如姜芽。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漠和对自然、艺术的向往。诗中“残编”与“奇石”象征着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欣赏。通过对比“西子湖头客”与“东陵圃内瓜”,诗人表达了对繁华世界的疏离感和对田园生活的怀念。末句以书法为喻,既赞美了陈师太守的书法,又隐含了诗人对名利的不屑一顾。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情怀。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贞的其他作品
- 《 康裕卿护朱郎中丧南归二绝句 》 —— [ 明 ] 王世贞
- 《 与故关张将军谈旧事有感 》 —— [ 明 ] 王世贞
- 《 城南饮邵宪使道徵用舍弟韵 》 —— [ 明 ] 王世贞
- 《 友人潘景升文成而屈于试慷慨将游北雍余以诗壮之且招之 》 —— [ 明 ] 王世贞
- 《 太保刘文安公挽诗十咏 》 —— [ 明 ] 王世贞
- 《 由张公后洞出前洞一首 》 —— [ 明 ] 王世贞
- 《 吴门别李时养二绝 》 —— [ 明 ] 王世贞
- 《 览古感时偶成十古律 》 —— [ 明 ] 王世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