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诗多感边事再叠一首

夜色舒长啸,西风吹满楼。 边书白羽箭,宫诏紫貂裘。 天地心难测,关河气转愁。 鼓鼙敲月晕,兵甲暗霜秋。 万柝行营满,千金选士收。 请缨犹贾疏,勒碣几班游。 金马名谁在,铜驼迹自留。 乘轩吾道薄,赐第主恩稠。 远愧吴门卒,朝簪未敢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边书:边疆的文书。
  • 白羽箭:箭的一种,常用于军事通信。
  • 紫貂裘:紫貂皮制成的裘衣,象征高贵。
  • 关河:关隘和河流,指边疆地区。
  • 鼓鼙:战鼓。
  • 月晕:月亮周围的光圈,常象征不祥。
  • 兵甲:兵器和盔甲。
  • 万柝:柝是古代打更用的梆子,万柝指众多打更声,形容战事频繁。
  • 千金选士:用重金选拔勇士。
  • 请缨:请求出征。
  • 贾疏:贾谊的疏,指贾谊的《过秦论》,表达忧国忧民之情。
  • 勒碣:刻石立碑。
  • 班游:指班师回朝的游行。
  • 金马:指金马门,汉代宫门,比喻官职。
  • 铜驼:铜制的骆驼,古代洛阳有铜驼街,象征繁华。
  • 乘轩:乘坐轩车,指做官。
  • 赐第:赐予的宅第,指官职。
  • 主恩稠:君主的恩宠深厚。
  • 吴门卒:吴地的士兵。
  • 朝簪:朝中的官员。

翻译

夜色中放声长啸,西风吹遍了整座楼。边疆的文书像白羽箭一样急速传递,宫中下诏赐予紫貂裘以示尊贵。天地的心思难以揣测,关河的气息却让人更加忧愁。战鼓声敲打着月晕,兵甲在秋霜中显得暗淡无光。万柝声响彻行营,重金选拔勇士。请求出征如同贾谊的疏文,刻石立碑却少有班师回朝的游行。金马门的名声谁还在意,铜驼街的繁华已成过往。乘坐轩车,我的道义显得微薄,赐予的宅第显示君主的恩宠深厚。我远愧于吴地的士兵,朝中的官员身份我尚不敢投。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边疆的紧张气氛和朝廷的尊贵景象,通过对比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忧国忧民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白羽箭”、“紫貂裘”、“月晕”、“兵甲”等,生动地勾勒出一幅边关秋夜的图景。同时,诗人的情感也通过这些意象得到了深刻的表达,既有对边疆战事的忧虑,也有对朝廷恩宠的感慨,更有对自身处境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注。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