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诸功臣像二十六首故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参军国事太傅中军右丞相征北大将军魏国公中山徐武宁王达

蜀江汇岷峨,新都独神王。 十九读中秘,雅负公辅望。 五十备鼎铉,遂参焦李行。 皇天亦佳祸,阉武肆波荡。 穆驭穷遐迹,居守艰万状。 用藏体犹在,机密身不丧。 及乎弥留际,经纶始聊畅。 片纸缚元凶,余党皆砧盎。 一诏苏九垂,允矣救时相。 事久名始易,危身以奉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岷峨(mín é):岷山和峨眉山的合称,这里泛指蜀地。
  • 新都:地名,在今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
  • 神王:指英明神武的君王。
  • 中秘:指宫廷中的秘书,这里指宫廷中的书籍。
  • 雅负:素有。
  • 公辅望:指有担任国家重要职务的期望。
  • 鼎铉(xuàn):古代指宰相的职位。
  • 焦李:指焦裕禄和李冰,这里泛指贤臣。
  • 阉武:指宦官掌权。
  • 波荡:动荡不安。
  • 穆驭:指贤明的君主。
  • 遐迹:远大的志向。
  • 居守:指留守京城。
  • 经纶:指治理国家。
  • 弥留际:指临终之时。
  • 片纸:指简短的文书。
  • 元凶:指首恶。
  • 砧盎(zhēn àng):指被处决。
  • 救时相:指挽救时局的宰相。
  • 事久名始易:指时间久了,名声才会改变。
  • 危身以奉上:指冒着生命危险来侍奉君主。

翻译

蜀地的江河汇聚了岷山和峨眉山的灵气,新都之地独有英明神武的君王。十九岁时便阅读宫廷中的秘籍,素有担任国家重要职务的期望。五十岁时担任了宰相的职位,终于参与了焦裕禄和李冰那样的贤臣行列。然而皇天也喜欢降下灾祸,宦官掌权使得国家动荡不安。贤明的君主追求远大的志向,而留守京城则面临着艰难万状的局面。尽管如此,他的智慧和机密仍然保存完好,身体虽受困但精神不丧。直到临终之时,他的治理国家的才能才得以充分展现。他仅凭一纸文书便擒获了首恶,其余党羽也都被处决。一道诏令使得九州重获生机,他确实是挽救时局的宰相。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名声才逐渐改变,他冒着生命危险来侍奉君主。

赏析

这首作品赞颂了徐武宁王的英明与功绩,通过对比其在动荡时期的坚守与智慧,以及临终前的政治作为,展现了他的忠诚与才能。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象征手法,如“蜀江汇岷峨”象征着徐武宁王的英明,“片纸缚元凶”则生动地描绘了他的智谋与果断。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徐武宁王高尚品质和卓越贡献的崇敬之情。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