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阳公署遣怀二首

向惜湘累有,行求越石非。 官宁为吾设,事颇与心违。 随遇浮沈足,相知积渐稀。 庭阴候吏散,树色晚鸦归。 白发过搔首,青云阻拂衣。 淮南小山桂,乡思欲翻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湘累:指屈原。累,无罪而被迫致死。屈原无罪被放,投湘水而死,故称。
  • 越石:指晋代抗敌名臣刘琨,字越石。
  • 官宁:官职难道是为了我而设的吗?
  • 浮沈:即浮沉,指随波逐流,没有固定的立场或目标。
  • 候吏:古代负责迎送宾客的小官。
  • 青云:比喻高官显爵。
  • 拂衣:指归隐。
  • 淮南小山桂:淮南小山,古诗文中常用来指隐士的居所。桂,常用来象征高洁。

翻译

我曾惋惜屈原的遭遇,又寻求像刘琨那样的忠诚。 官职难道是为了我而设的吗?事情往往与我的心愿相违。 我随波逐流,相知的朋友渐渐稀少。 庭院中的阴影下,迎送宾客的小官已经散去,树色中晚鸦归巢。 白发随着搔首而过,高官显爵的道路受阻,我想要归隐。 淮南小山的桂树,勾起了我翻飞的乡思。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无奈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中,“湘累”与“越石”分别代表了诗人对屈原悲剧命运的同情和对刘琨忠诚精神的追求,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通过“官宁为吾设,事颇与心违”的自我质疑,诗人揭示了官场的虚妄与个人理想的冲突。末句以“淮南小山桂”作为隐逸生活的象征,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