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徐汝思统山东民兵

除纸才看出建章,长绳便拟缚名王。 相逢明月楼中啸,小出春风陌上桑。 六郡良家紫骝马,三齐击技绿沈枪。 挥毫坐夺燕支色,横槊全收瀚海霜。 龙额但誇金印大,虎头休恨玉关长。 调笑青州王节度,年年书记满胡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建章:古代宫殿名,这里指朝廷。
  • 名王:指敌方的首领。
  • 陌上桑:田间小路上的桑树,这里指春天的田野。
  • 六郡良家:指来自六个郡的优秀家族。
  • 紫骝马:一种名贵的马。
  • 三齐击技:指来自三齐地区的武艺高强之人。
  • 绿沈枪:一种长枪。
  • 燕支色:指燕支山(今甘肃张掖)的色彩,这里比喻文采。
  • 横槊:横持长矛,形容英勇。
  • 瀚海霜:瀚海即沙漠,霜指战场的寒意。
  • 龙额:指额头有龙纹,古代认为这是贵相。
  • 金印大:指官职显赫。
  • 虎头:指勇猛。
  • 玉关长:玉关即玉门关,这里指边关遥远。
  • 青州王节度:指青州地区的节度使。
  • 书记:指文书记录工作。
  • 胡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

翻译

刚刚从朝廷出来,就想着用长绳捆绑敌方的首领。在明月楼中相遇,放声长啸,春天里在田间小路上漫步。来自六个郡的优秀家族骑着名贵的马,三齐地区的武艺高强之人手持长枪。挥毫泼墨,文采飞扬,横持长矛,英勇收复沙漠战场。只夸耀额头上的龙纹和显赫的官职,不怨恨边关的遥远。调笑青州地区的节度使,每年都忙于文书记录工作,坐满了轻便的胡床。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对英勇战斗和文采飞扬的向往,通过对比武艺与文采,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诗中“长绳便拟缚名王”、“横槊全收瀚海霜”等句,体现了诗人对战斗胜利的渴望和对边疆安宁的期盼。同时,“挥毫坐夺燕支色”一句,又展示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整首诗语言雄浑,意境开阔,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热爱。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