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献吉何仲默徐昌榖三子诗
孝皇握鳌极,万宇扬休光。
艺士被天来,大雅竟难方。
北地既龙举,信阳遂鸾翔。
彼美在弱冠,振馥戢时芳。
二华削莲花,高掌媚太阳。
朝霞洛溆波,因飔自文章。
二子琢相就,流趋互雌黄。
听曲昧其名,焉在讥颉颃。
寄言夸毗者,冥趋良可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孝皇:指明孝宗朱祐樘。
- 握鳌极:比喻掌握国家大权。鳌,传说中的大海龟,极,顶端。
- 万宇:指天下。
- 艺士:指有才华的文人。
- 大雅:指高雅的文学作品。
- 北地:指北方地区。
- 龙举:比喻英才崛起。
- 信阳:地名,今河南省信阳市。
- 鸾翔:比喻文采飞扬。
- 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
- 振馥:散发香气,比喻才华横溢。
- 戢时芳:收藏时下的芬芳,比喻珍藏才华。
- 二华:指华山,华山有东、西二峰,形似莲花。
- 高掌:指华山的高峰。
- 媚太阳:比喻光彩照人。
- 朝霞:早晨的霞光。
- 洛溆波:指洛水边的波光。
- 飔:凉风。
- 文章:指美丽的景色。
- 二子:指李献吉和何仲默。
- 琢相就:精心雕琢,相互成就。
- 流趋:指文学风格的发展趋势。
- 雌黄:古代用来涂改文字的黄色颜料,比喻随意改动。
- 颉颃:比喻不相上下。
- 夸毗者:指夸耀自己的人。
- 冥趋:盲目追随。
翻译
明孝宗掌握国家大权,天下都闪耀着他的光辉。有才华的文人得到了天赐的灵感,高雅的文学作品难以比拟。北方地区英才崛起,信阳的文采飞扬。那些美丽的少年,在二十岁时就才华横溢,珍藏着自己的才华。华山的双峰像削成的莲花,高峰在太阳下显得格外美丽。早晨的霞光照在洛水边的波光上,随着凉风自然形成美丽的景色。李献吉和何仲默两位才子精心雕琢,相互成就,文学风格的发展趋势相互影响,随意改动。听到他们的曲子,却不知道名字,又怎能评价他们的高低呢?告诉那些夸耀自己的人,盲目追随他人是可悲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明孝宗时期文学繁荣的描绘,赞美了当时文人的才华和成就。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如“握鳌极”、“龙举”、“鸾翔”等,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文人的风采和文学的辉煌。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盲目追随和随意改动文学风格的批评,强调了文学创作的独立性和原创性。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文学的热爱和对时代精神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