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为江左变体

朱雀桁头空系舠,玄武门傍难上潮。 三眠三起人如柳,一年一度鹊为桥。 懒妆人道孙娘髻,废飧侬学楚宫腰。 秦镜照胆那照苦,汉酒消愁怨不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朱雀桁(héng):古代南京城南的一座桥,此处指代南京。
  • (dāo):小船。
  • 玄武门:古代南京城北的城门,此处亦指代南京。
  • 三眠三起:形容柳树的枝条随风摇摆,比喻人的生活起伏不定。
  • 鹊为桥:指传说中的七夕鹊桥相会,比喻难得的相聚。
  • 孙娘髻:古代女子的一种发髻样式,此处指懒于打扮。
  • 废飧(sūn):指不吃饭。
  • 楚宫腰:指楚国宫女的细腰,比喻女子瘦弱。
  • 秦镜照胆:传说秦朝有能照见人心的镜子,比喻明察秋毫。
  • 汉酒消愁:指饮酒以消愁,但此处表示愁怨难以消除。

翻译

在南京的朱雀桥边,空留着系着小船的绳索,玄武门旁难以涌起潮水。 人们的生活像柳枝一样三眠三起,每年只有一次像鹊桥相会那样珍贵。 懒得打扮,人们说我像孙娘那样随意,不吃饭,我学楚宫女子那样瘦弱。 秦朝的镜子能照见人的胆,却照不出我的苦楚,汉朝的酒能消愁,但我的怨恨却难以消除。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南京的朱雀桁和玄武门,以及人们生活的起伏不定,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相聚难得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三眠三起”和“鹊为桥”等生动的比喻,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后两句则通过对比秦镜和汉酒,突出了内心的苦楚和怨恨无法被外界所理解和消除的情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