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殿卿迁德相

麈尾群贤客蓟门,还容许掾擅清言。 如何三辅凭熊轼,却向诸侯乞兔园。 傲吏白云眠海岱,新诗秋色满中原。 无疑席右频推简,自是相如赋最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麈尾(zhǔ wěi):古代用麈的尾毛制作的拂尘,常用作仪仗或装饰,这里指用麈尾作为装饰的群贤。
  • 蓟门(jì mén):古代地名,今北京一带。
  • 许掾(xǔ yuàn):指许由,古代隐士,擅长清谈。
  • 三辅(sān fǔ):古代指京畿地区的三个行政区域。
  • 熊轼(xióng shì):古代车前横木上的装饰,形似熊,这里指高官的座车。
  • 兔园(tù yuán):古代园林名,这里泛指隐居之地。
  • 海岱(hǎi dài):指东海和泰山,泛指东方。
  • 席右(xí yòu):古代宴席上尊贵的座位。
  • 相如(xiàng rú):指司马相如,西汉著名文学家,以赋著称。

翻译

麈尾装饰的群贤聚集在蓟门,还有谁能像许由那样擅长清谈。 为何在三辅之地凭借熊轼高官,却要向诸侯乞求隐居的兔园。 傲慢的官员在白云下海岱间安眠,新诗的秋色遍布中原大地。 无疑在宴席的尊位上频频推崇简朴,自然是司马相如的赋最为尊贵。

赏析

这首诗是王世贞赠给殿卿迁德相的作品,通过对比群贤聚集的盛况与许由清谈的孤高,以及官员的傲慢与隐士的简朴,表达了诗人对清高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权贵的讽刺。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和象征,如“麈尾”、“许掾”、“熊轼”、“兔园”等,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视角。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是对友人的赞美,也是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