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七十首李都尉陵从军
昏月初离毕,丹霞复荣朝。
女风扶轮毂,雌霓振旌旓。
杳杳七曜潜,沈沈二仪交。
穴蚁登嵬垤,水鹳徙故巢。
土社归狼籍,木偶竟飘飖。
立壁俱就颓,曲突黔以消。
密液肆沾飞,馀菑及蟏蛸。
九徙不足叹,百念徒尔劭。
念彼耦耕士,栖亩败禾苗。
念彼行旅夫,然桂中夕劳。
东征缺斧斨,北禦解筋胶。
眇矣发棠叹,弥哉塞瓠谣。
厌见沈蛙灶,妻子吐长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昏月:指农历月初的月亮。
- 毕: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
- 丹霞:指朝霞。
- 荣朝:指朝霞使早晨显得更加美丽。
- 女风:柔和的风。
- 轮毂:车轮的中心部分,这里指车轮。
- 雌霓:指彩虹的副虹。
- 旌旓:旌旗。
- 杳杳:深远的样子。
- 七曜:指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
- 沈沈:深沉的样子。
- 二仪:指天地。
- 穴蚁:洞中的蚂蚁。
- 嵬垤:高大的土堆。
- 水鹳:一种水鸟。
- 土社:土地神。
- 狼籍:杂乱不堪。
- 木偶:木制的人像。
- 飘飖:飘动。
- 立壁:直立的墙壁。
- 曲突:弯曲的烟囱。
- 黔:黑色。
- 密液:浓密的液体,这里指雨水。
- 沾飞:沾湿飞翔的鸟。
- 馀菑:剩余的灾害。
- 蟏蛸:一种小蜘蛛。
- 九徙:多次迁移。
- 耦耕士:一起耕作的人。
- 栖亩:在田间栖息。
- 行旅夫:旅行的人。
- 然桂:点燃桂枝。
- 东征:向东征伐。
- 斧斨:斧头和凿子。
- 北禦:北方的防御。
- 筋胶:用来制作弓箭的材料。
- 眇矣:微小。
- 发棠叹:发出悲伤的叹息。
- 塞瓠谣:塞外的民谣。
- 沈蛙灶:沉没在水中的蛙和灶。
- 吐长嘲:发出长长的嘲笑。
翻译
月初的昏暗月亮刚离开毕宿,朝霞又使早晨显得更加美丽。柔和的风轻拂着车轮,彩虹的副虹在旌旗上摇曳。日、月和五星深远地隐没,天地深沉地交融。洞中的蚂蚁爬上高大的土堆,水鹳迁移了它们的旧巢。土地神归于杂乱不堪,木制的人像飘动起来。直立的墙壁都已倒塌,弯曲的烟囱变黑并消失。浓密的雨水沾湿了飞翔的鸟,剩余的灾害波及到小蜘蛛。多次迁移不值得叹息,百种忧虑也只是徒劳。想到那些一起耕作的人,他们在田间栖息,破坏了禾苗。想到那些旅行的人,他们在夜晚点燃桂枝,辛苦劳作。向东征伐缺少了斧头和凿子,北方的防御解除了弓箭的材料。微小的悲伤叹息,塞外的民谣更加深沉。厌倦了看到沉没在水中的蛙和灶,妻子和孩子发出长长的嘲笑。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战乱后的荒凉景象,通过自然现象和生物的变迁,反映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人民的苦难。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昏月”、“丹霞”、“女风”、“雌霓”等,构建了一个既美丽又凄凉的画面。通过对“耦耕士”和“行旅夫”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普通人民生活困境的同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