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七十首李都尉陵从军

宛洛何洋洋,经始先人庐。 崇巘夹脩篁,清波出文鱼。 栖遁焉足陈,仁里私有馀。 张侯负渊博,秉志乃冲虚。 出则寄干城,入则宏庙谟。 决胜开冀封,翛然良若无。 多惧昔忝均,耦耕亦今愉。 侯其谢鞅掌,就我暂为娱。 命爵复弹琴,徜徉非一途。 况有春阳色,蔼蔼在桑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宛洛:地名,指宛城和洛阳,泛指中原地区。
  • 洋洋:广阔无边的样子。
  • 崇巘(chóng yǎn):高大的山峰。
  • 脩篁(xiū huáng):修长的竹子。
  • 清波:清澈的水波。
  • 文鱼:有花纹的鱼。
  • 栖遁(qī dùn):隐居。
  • 仁里:仁德之人居住的地方。
  • 渊博:学识深且广。
  • 冲虚:淡泊虚无,指心境高远。
  • 干城:国家的城墙,比喻国家的重臣。
  • 庙谟(miào mó):朝廷的策略。
  • 冀封:希望得到封赏。
  • 翛然(xiāo rán):无拘无束的样子。
  • 耦耕(ǒu gēng):两人并肩耕作。
  • 鞅掌(yāng zhǎng):繁忙劳累的样子。
  • 命爵:赐予爵位。
  • 徜徉(cháng yáng):自由自在地行走。
  • 春阳:春天的阳光。
  • 蔼蔼:和煦的样子。
  • 桑榆:日落时太阳在桑树和榆树之间的位置,比喻晚年或日暮。

翻译

宛城和洛阳是多么广阔,我开始建造祖先的房屋。高大的山峰夹着修长的竹子,清澈的水波中有花纹的鱼。隐居在这里怎么值得提起,仁德之人居住的地方我还有余。张侯学识渊博,心志高远淡泊。出外则成为国家的重臣,在内则制定朝廷的策略。决胜之后希望得到封赏,却依然无拘无束。过去我曾与你一同耕作,现在也感到愉快。张侯请你放下繁忙的事务,来我这里暂时娱乐。赐予爵位再弹琴,自由自在地行走不是一条路。何况还有春天的阳光,和煦地照在桑树和榆树上。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宛洛地区的广阔景象,以及隐居生活的宁静与满足。通过对比张侯的渊博与冲虚,表达了对于淡泊名利、心境高远生活的向往。诗中“崇巘夹脩篁,清波出文鱼”等句,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衬托出隐居生活的恬淡与美好。结尾处“春阳色,蔼蔼在桑榆”则进一步以春天的阳光和煦地照在桑榆之上,象征着晚年生活的温馨与宁静。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