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怀

欲询归后况,高枕即生涯。 懒入时情甚,衰从物态加。 浮踪付蕉鹿,宿痾笑弓蛇。 酒渐输中户,诗仍讳大家。 宽心篱外鴳,寄恨井中蛙。 星斗终何预,江湖敢自誇。 畏称徵士柳,羞种故侯瓜。 不齿交游尽,何颜岁月赊。 荣名真嚼蜡,眷属似抟沙。 唯有空王观,能消梦里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高枕:指无忧无虑,安逸自在的生活。
  • 时情:时下的风尚或潮流。
  • 物态:指外界的事物和现象。
  • 浮踪:指飘忽不定的行踪。
  • 蕉鹿:出自《庄子·齐物论》,比喻虚幻不可捉摸的事物。
  • 宿痾:长期存在的疾病。
  • 弓蛇: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比喻因误会而产生的猜疑。
  • 中户:中等家庭。
  • 大家:指有名望的文人。
  • 篱外鴳:篱笆外的鹌鹑,比喻隐居的生活。
  • 井中蛙:出自《庄子·秋水》,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 徵士柳:指被征召的士人,柳是姓氏。
  • 故侯瓜:指古代贵族的瓜果,比喻过去的荣耀。
  • 岁月赊:指时间的流逝。
  • 嚼蜡:比喻无味或无意义。
  • 抟沙:比喻难以聚合或维持。
  • 空王观:指佛教中的空观,即万物皆空的观念。
  • 梦里花:比喻虚幻不实的事物。

翻译

想要询问归隐后的生活情况,那便是无忧无虑,安逸自在的生活。 懒得去迎合时下的风尚,衰老的感觉随着外界的事物和现象而加剧。 飘忽不定的行踪如同虚幻的蕉鹿,长期存在的疾病让人笑对因误会而产生的猜疑。 酒量逐渐不如中等家庭的人,诗名仍然不敢自称为大家。 在篱笆外隐居的生活中放宽心,寄恨于见识狭窄的人。 星斗终究与我有何相干,江湖之事岂敢自夸。 害怕被称为被征召的士人,羞于种植过去贵族的瓜果。 不再与旧日交游的人往来,面对流逝的岁月感到无颜。 荣耀和名声如同嚼蜡般无味,亲眷关系难以聚合或维持。 唯有佛教中的空观,能消解梦中的虚幻花朵。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淡漠。诗中运用了多个典故和比喻,如“蕉鹿”、“弓蛇”、“井中蛙”等,展现了诗人对世事无常和人生虚幻的深刻认识。通过对比世俗的繁华与归隐的宁静,诗人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追求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情怀。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