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历下:地名,今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
- 孤坟:指李攀龙的坟墓。
- 黯然:形容心情沮丧,情绪低落。
- 郢中:古代楚国的都城,这里指李攀龙的诗作。
- 高倡:高声歌唱,这里指李攀龙的诗作广为流传。
- 紫气:吉祥的征兆,这里指李攀龙的诗作。
- 青箱:古代用来装书的箱子,这里指李攀龙的诗集。
- 手自编:亲手编辑。
- 一梦:比喻短暂的经历或记忆。
- 可能忘李白:可能忘记李白,这里指李攀龙的诗作。
- 诸生:众多学生,这里指李攀龙的弟子。
- 守杨玄:坚守杨玄的学问,这里指李攀龙的诗学。
- 空斋:空荡的书房。
- 挥泪:流泪。
- 倚树年:指年轻时倚树读书的时光。
翻译
历下的孤坟已经黯然失色,但郢中的高歌却世代相传。 我仍然怀疑那些吉祥的征兆并未完全消失,更得到了亲手编辑的诗集。 一场梦或许能让我忘记李白,但众多学生却真正坚守着杨玄的学问。 当我想要在空荡的书房中阅读时,泪水先流了下来,回忆起年轻时倚树读书的时光。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已故诗人李攀龙的深切怀念和对其诗作的极高评价。诗中,“历下孤坟已黯然”一句,既描绘了李攀龙墓地的凄凉景象,又暗含了对其逝去的哀思。而“郢中高倡世争传”则突出了其诗作的广泛流传和深远影响。后两句通过对“紫气”和“青箱”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李攀龙诗作的不朽价值。最后两句则通过对比“一梦”与“诸生”,以及“挥泪”与“倚树年”,抒发了对李攀龙诗学的坚守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王世贞对李攀龙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