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皋倩应试金陵以通家子来谒得见新文赋慰赏之余走笔为赠
车门一入通家刺,遂有芳飔满坐回。
骥子汗从千里见,凤毛文自九霄来。
清标已足夸庭玉,大赋真成辨楚材。
而父向衰吾已老,郤枝须傍两家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通家刺:指通家子弟的名片,表示是世交子弟。
- 芳飔:芳香的微风。
- 骥子:良马,比喻英才。
- 凤毛:凤凰的羽毛,比喻珍贵稀有之物,此处指优秀的文学作品。
- 九霄:天空的最高处,比喻极高的境界。
- 清标:清高的标准,指品德高尚。
- 庭玉:庭院中的美玉,比喻优秀的子弟。
- 大赋:古代一种长篇的文体,此处指吴三皋的文学作品。
- 楚材:楚国的才子,泛指有才能的人。
- 而父:你的父亲。
- 向衰:逐渐衰老。
- 郤枝:郤,姓氏;枝,树枝,比喻家族的延续。
翻译
一进入车门,递上了通家子弟的名片,随即满座都充满了芳香的微风。 你的才华如同千里马一般显露,你的文章如同凤凰的羽毛从九霄之上飘然而至。 你的清高品德足以让人夸赞你是庭院中的美玉,你的大赋作品真正展现了你的才华。 你的父亲和我都已逐渐衰老,但愿我们两家的枝叶能够共同繁荣。
赏析
这首作品是王世贞对吴三皋的赞赏之作。诗中,王世贞以通家子弟的身份来访为引,赞美了吴三皋的才华和品德。通过“骥子”、“凤毛”等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吴三皋的非凡才能和文学成就。末句则表达了对两家未来共同繁荣的美好祝愿,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自己年老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的文学修养,也体现了对后辈的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