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周公瑕隐君汤沈二比部袁右军陆山人齐王孙游清凉寺阻雨不克登台小饮方丈作

冲雨无繇叩上方,一尊聊溷远公房。 坐来薜荔时添润,斋罢茵蔯尚送香。 未借文殊新色界,从呼冠达古轮王。 诸贤蜡屐知无恙,天眼应为取次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冲雨:冒雨。
  • (yóu):通“由”,由于。
  • 上方:指佛寺中的高处,通常指塔顶或山顶的佛殿。
  • (hùn):打扰,此处意为逗留。
  • 远公房:指僧人的居所,远公指高僧。
  • 薜荔(bì lì):一种植物,常绿藤本。
  • 茵蔯(yīn chén):一种植物,此处可能指香草。
  • 文殊:文殊菩萨,佛教中智慧的象征。
  • 色界:佛教术语,指物质世界。
  • 冠达:可能指佛教中的轮王,即转轮圣王,是佛教中理想的君王形象。
  • 古轮王:即转轮圣王。
  • 蜡屐(jī):涂蜡的木屐,古代雨天穿着的防滑鞋。
  • 天眼:佛教术语,指洞察一切的智慧之眼。

翻译

冒雨无法登上佛寺的高处,只好在僧房中小酌一番。坐在这里,薜荔因雨水而更加润泽,斋后香草的余香依旧。未能借助文殊菩萨的新世界,只能呼唤古代的轮王。诸位贤士的蜡屐应该无恙,天眼应该会依次补偿我们的遗憾。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雨中游寺的情景,表达了因雨未能登高望远的遗憾,以及在僧房中小聚的闲适。诗中运用了佛教的典故和术语,如“上方”、“文殊”、“色界”、“轮王”等,增添了诗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意味。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如“薜荔时添润”、“茵蔯尚送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感和欣赏。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宗教的敬畏与向往。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