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罗张子孟奇通春秋以文名岭外久矣今年秋将偕计北上薄游南雍出所业贽余俄尔言别挹注之情黯然对深时赵少宰有二律送之余亦次焉
白门喧鹊胜啼乌,客有张卿美且都。
早日罗浮占紫气,尔时南海至明珠。
应徐欲尽吾真老,籍湜能来意未孤。
不独天人三策就,春秋繁露似君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博罗:地名,今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
- 张子孟奇:人名,即张孟奇,博罗人。
- 春秋:古代经典之一,记录春秋时期的历史。
- 岭外:指五岭以南的地区,即广东一带。
- 偕计:同行。
- 南雍:指南方的学府。
- 贽:礼物,这里指张孟奇带来的作品。
- 挹注:指倾注感情。
- 黯然:形容心情沉重。
- 赵少宰:人名,可能是一位官员。
- 白门:南京的别称。
- 喧鹊:喧闹的喜鹊,比喻热闹的场面。
- 张卿:对张孟奇的尊称。
- 美且都:形容人既英俊又有风度。
- 罗浮:山名,在广东省,这里指张孟奇的家乡。
- 紫气:吉祥的征兆。
- 南海:指广东一带的海域。
- 至明珠:比喻极为珍贵的人才。
- 应徐:应和徐,指应和徐干,三国时期的文学家。
- 吾真老:我真是老了。
- 籍湜:人名,可能是指某位文人。
- 意未孤:意指心意未被孤立,有人理解。
- 天人三策:指天人感应的三种策略,这里比喻高深的学问。
- 春秋繁露:汉代董仲舒的著作,这里指张孟奇的学问深厚。
翻译
在南京热闹的喜鹊声中,胜过了啼乌的哀鸣,客人张孟奇既英俊又有风度。 早年,他的家乡罗浮山就预示着吉祥的紫气,那时南海就孕育出了如明珠般的他。 应和徐干的文学,我自叹已经老去,但籍湜若能来访,我的心情不会孤单。 不只是天人感应的三种策略,就连《春秋繁露》这样的深奥学问,似乎也没有人能比得上他。
赏析
这首作品是王世贞对张孟奇的赞誉之作。诗中,王世贞以南京的热闹景象为背景,赞美了张孟奇的才华与风采。通过“紫气”和“明珠”的比喻,强调了张孟奇的非凡与珍贵。后两句则表达了对张孟奇学问的极高评价,将其与《春秋繁露》相提并论,显示了对其深厚的学术造诣的认可。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王世贞对后辈才俊的欣赏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