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澄甫光禄邀汪司马及仲季诸社友大会西湖南屏选伎征声分韵赋诗伯玉以高字韵见寄俾余同作得二首
一时江左擅风骚,遂使湖山应接劳。
花坞乱扶卿月上,筚门孤掩客星高。
纵呼陶令愁难入,不学苏生醉始逃。
若问弇园佳胜事,翛然坐对一方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卓澄甫光禄:人名,即卓明卿,明代文人,光禄为官职名。
- 汪司马:人名,即汪道昆,明代文人,司马为官职名。
- 仲季:指兄弟中的次子和末子。
- 西湖南屏:地名,指杭州西湖的南屏山。
- 选伎征声:指选拔歌女,征集歌声。
- 分韵赋诗:古代文人聚会时的一种文学活动,按照指定的韵脚作诗。
- 伯玉:人名,可能是指参与此次活动的另一位文人。
- 高字韵:指以“高”字为韵脚的诗。
- 江左: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即今江苏一带。
- 风骚:原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泛指诗文。
- 花坞:花坛,花园。
- 卿月:指高官的月俸。
- 筚门:用竹条或树枝编成的门,指简陋的住所。
- 客星:指临时来访的客人。
- 陶令:指东晋诗人陶渊明,曾任彭泽令。
- 苏生:指北宋文学家苏轼。
- 弇园:地名,指弇山园,是王世贞的私家园林。
- 翛然:形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 一方袍:指僧侣的袈裟,这里可能指园林中的僧侣或园林的宁静氛围。
翻译
一时间,江东的文坛风流人物云集,使得湖山之间的景色也显得繁忙起来。 花坛中,月光如水,仿佛被扶持上升;简陋的门前,孤寂地掩着,却有高贵的客人来访。 即使呼唤陶渊明,也难以带来忧愁;不学苏轼,只有醉了才能逃避现实。 如果要问弇山园的佳胜之处,那就是可以自由自在地坐着,面对着一片宁静的僧袍。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文人雅集的盛况,通过对西湖南屏山景色的描绘,展现了文人墨客的风雅生活。诗中“花坞乱扶卿月上,筚门孤掩客星高”一句,以对比手法,既表现了花园的繁华,又突出了简陋住所的高贵客人,寓意深远。后两句通过对陶渊明和苏轼的提及,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结尾以弇山园的宁静作为对比,强调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贞的其他作品
- 《 中丞徐公追挽先君三章甫至举寒食奠感叹之馀因成二绝奉报 》 —— [ 明 ] 王世贞
- 《 嘉则长卿复以五言绝句二十首博和有如乐府者有如咏史者漫为倚答当更许我事不许我情也仰山师云神道则不无佛法须还老夫在一笑避雨陵 》 —— [ 明 ] 王世贞
- 《 濮阳李明府自新喻再寄予诗兹以觐事驻城外属时禁方严不得出视怅然有怀 》 —— [ 明 ] 王世贞
- 《 风寒济南道中兀坐肩舆不能开卷因即事戏作俳体六言解闷数之政得三十首当唤白家老婢读之耳 》 —— [ 明 ] 王世贞
- 《 迷阳之什三章 》 —— [ 明 ] 王世贞
- 《 入秋无事案头偶有纸笔随意辄书如风扫华不伦不理故曰杂题 》 —— [ 明 ] 王世贞
- 《 题仙岩文丞相祠 》 —— [ 明 ] 王世贞
- 《 杨子用舍弟韵见贻且及助甫旧游之感遂酬一律 》 —— [ 明 ] 王世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