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山意冲寒欲放梅

· 成鹫
空谷萧萧自主宾,南枝跃跃老风尘。 飘残六出见五出,过尽小春还早春。 白首半生归寂寞,青山一气露精神。 何堪花事从头说,月落参横未有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六出:指雪花,因其花瓣有六片。
  • 五出:指梅花,因其花瓣通常有五片。
  • 小春:指农历十月,因天气有时回暖如春,故称小春。
  • 早春:指农历正月,春天的开始。
  • 参横:指参星横斜,表示夜深。

翻译

空谷中萧萧的风声,自成主宾,南边的树枝在风尘中跃跃欲试。 飘落的雪花逐渐变为梅花,过了小春又迎来了早春。 白发苍苍,一生多半归于寂寞,青山依旧,一气显露出精神。 怎能忍受花事的从头说起,月亮落下,参星横斜,夜深了还未有人来。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空谷、南枝、雪花与梅花的转换,以及时间的流转,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迁的感慨和对人生寂寞的体验。诗中“白首半生归寂寞”直抒胸臆,透露出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无奈与回忆。而“青山一气露精神”则展现了自然永恒与生命力的顽强。结尾的“月落参横未有人”增添了孤寂与期待交织的情感色彩,使全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

成鹫

成鹫,俗姓方,名颛恺,字趾麟。出家后法名光鹫,字即山;后易名成鹫,字迹删。广东番禺人。明举人方国骅之子。年十三补诸生。以时世苦乱,于清圣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发,康熙二十年禀受十戒。曾住会同县(今琼海)多异山海潮岩灵泉寺、香山县(今中山)东林庵、澳门普济禅院、广州河南大通寺、肇庆鼎湖山庆云寺,为当时著名遗民僧。工诗文,一时名卿巨公多与往还。论者谓其文源于《周易》,变化于《庄》《骚》,其诗在灵运、香山之间。年八十五圆寂于广州。著有《楞严经直说》、《道德经直说》、《鼎湖山志》、《鹿湖近草》、《咸陟堂诗文集》等。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二八有传。 ► 17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