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胥(xū):都,皆。
- 红尘:指繁华的社会,泛指人世间。
- 骑马客:指奔波于世俗事务的人。
- 白发:指年老。
- 听鸡声:指早起,鸡鸣时起床。
- 茅屋:简陋的房屋,常指隐居之所。
- 蒲团:用蒲草编织成的圆形垫子,常用于打坐或跪拜。
- 坐到明:指整夜不睡,静坐至天明。
翻译
躺在高高的枕头上似乎无事可做,但一旦出门,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去经营。那些在繁华世界中骑马奔波的客人,到了白发苍苍的年纪,仍然要听着鸡鸣起床。而我选择在简陋的茅屋中悠闲地老去,坐在蒲团上静坐至天明。看着彼此,我们都有着相同的意愿,谁又比谁更加浊或清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淡漠。诗中,“高枕”与“出门”形成鲜明对比,前者代表宁静无忧的生活,后者则象征着忙碌与纷扰。诗人的选择是“茅屋”与“蒲团”,这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简化,更是对精神世界的净化。最后两句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即在追求内心平静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变得微不足道,强调了精神境界的超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