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与铁城诸子游小岭同赋

· 成鹫
同游亦复爱清狂,出郭招携逸兴长。 坐石听泉衣带冷,就山尝茗齿牙香。 断崖路转冲晴雪,老树寒生透夕阳。 一度登临应不偶,閒云来往本无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清狂:清雅放逸的情致。
  • 逸兴:超逸豪放的意兴。
  • 就山尝茗:在山中品尝茶。
  • 齿牙香:指茶香留在齿颊间。
  • 断崖:陡峭的悬崖。
  • 冲晴雪:在晴朗的天气里,雪显得更加洁白。
  • 老树寒生:老树在寒冷中生长。
  • 透夕阳:夕阳的光线透过。
  • 登临:登山临水,泛指游览山水。
  • 閒云:悠闲的云。
  • 无乡:没有固定的归属地。

翻译

我们一同出游,也爱这清雅放逸的情致,出城相邀,超逸的意兴绵长。 坐在石头上聆听泉水,衣带感到凉意,在山中品尝茶,茶香留在齿颊间。 断崖边的路在晴朗的雪中转过,老树在寒冷中生长,夕阳的光线透过。 一次登临山水,应该不是偶然,悠闲的云来来往往,本就没有固定的归属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冬日与友人共游山水的情景,通过“坐石听泉”、“就山尝茗”等细节,展现了清雅放逸的生活情趣。诗中“断崖路转冲晴雪,老树寒生透夕阳”一句,既描绘了冬日山水的静美,又透露出岁月的沧桑。结尾“閒云来往本无乡”则表达了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成鹫

成鹫,俗姓方,名颛恺,字趾麟。出家后法名光鹫,字即山;后易名成鹫,字迹删。广东番禺人。明举人方国骅之子。年十三补诸生。以时世苦乱,于清圣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发,康熙二十年禀受十戒。曾住会同县(今琼海)多异山海潮岩灵泉寺、香山县(今中山)东林庵、澳门普济禅院、广州河南大通寺、肇庆鼎湖山庆云寺,为当时著名遗民僧。工诗文,一时名卿巨公多与往还。论者谓其文源于《周易》,变化于《庄》《骚》,其诗在灵运、香山之间。年八十五圆寂于广州。著有《楞严经直说》、《道德经直说》、《鼎湖山志》、《鹿湖近草》、《咸陟堂诗文集》等。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二八有传。 ► 17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