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吴献臣大尹

· 祁顺
读礼三年守故庐,形容衰槁鬓毛疏。 聪明不及前时远,虚负牙签架上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读礼:指研读儒家经典《礼记》。
  • 形容衰槁:形容,外貌;衰槁,衰老憔悴。
  • 鬓毛疏:鬓角的头发稀疏。
  • 聪明不及前时远:智力不如以前。
  • 虚负牙签架上书:虚负,空有;牙签,古代书籍上的标签,用以系挂;架上书,指书架上的书籍。

翻译

研读《礼记》三年,守在旧居,外貌衰老憔悴,鬓角的头发也变得稀疏。智力不如以前,空有书架上挂着牙签的书籍,却难以像从前那样聪明。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智力衰退的感慨。诗中,“读礼三年守故庐”描绘了诗人长期研读经典的场景,而“形容衰槁鬓毛疏”则生动地刻画了岁月的痕迹。后两句“聪明不及前时远,虚负牙签架上书”更是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自身智力衰退的无奈和对知识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过往的怀念。

祁顺

明广东东莞人,字致和,号巽川。天顺四年进士,授兵部主事,进郎中。成化中使朝鲜,不受金缯,拒声伎之奉。累官至江西左布政使。有《石阡府志》、《巽川集》。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