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病起容纯璞来自古冈同幼度桢卿过集紫芝园因怀容居闳崇业尔南黄文在四子席上赋四首
满天灵籁入新题,返照疏林一杖藜。
檐外老松寒渐拙,槛前秋笋雨初齐。
情深未厌招莲社,兴发何当到剡溪。
稍待深秋足幽思,玉壶应为使君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灵籁(líng lài):指自然界的音响,如风声、水声等。
- 新题:新的诗题或话题。
- 返照:夕阳的余晖。
- 疏林:稀疏的树林。
- 一杖藜:一根藜杖,指老人或隐士的拐杖。
- 拙:这里指老松树干枯、不加修饰的样子。
- 槛前:门槛前。
- 莲社:佛教中的一种社团,这里指高雅的聚会。
- 兴发:兴致高涨。
- 剡溪(shàn xī):地名,位于今浙江省嵊州市,古代文人常去游玩的地方。
- 玉壶:比喻清高的品格或高洁的心灵。
翻译
满天自然的声音成了新的话题,夕阳的余晖透过稀疏的树林,我拄着藜杖。 屋檐下的老松树显得干枯而不加修饰,门槛前的秋笋在雨后长得齐整。 情感深厚,不满足于只是邀请参加莲社这样的高雅聚会,兴致高涨时,又想去剡溪游玩。 稍等深秋,足以让人沉思,那时,玉壶般的清高心灵应为使君所携。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日傍晚的景色,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高雅生活的向往。诗中“满天灵籁入新题”一句,以自然之声为话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敏感和欣赏。后文通过对老松和秋笋的描绘,进一步以自然景物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成长。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深秋时节的期待,以及对清高品格的追求,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向往高洁的精神境界。
伍瑞隆
伍瑞隆,字国开,号铁山,晚号鸠艾山人。香山(今中山)人。弱冠补弟子员。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解元。明思宗崇祯十年(一六三七)副榜。初授化州教谕,修《高州府志》,以信史称,擢翰林院待诏,迁户部主事,再迁员外郎,管仓场。十五年,任河南大梁兵巡道,旋署藩臬两司。谢病归。南明绍武帝立,拜太仆寺正卿。明亡,隐居邑之鸠艾山中。卒年八十二。善诗书画,有《临云集》、《辟尘集》、《金门草》、《白榆草》、《石龙草》、《雩乐林草》、《怀仙亭草》、《铁遂草》、《赋草》、《游梁草》、《少城别业近草》、《鸠艾山人赋》等。清康熙《香山县志》卷七、清乾隆《香山县志》卷六有传。伍瑞隆诗,诸别集多已佚,仅存日本内阁文库藏明天启四年刊本《临云集》十卷,该集一至五卷为诗,后五卷为文。今以《临云集》为底本整理。他书辑得佚诗,附于末卷之后。
► 4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