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
凉夜始多梦,升沉顷相寻。
蟋蟀入床下,萧序已载阴。
褰裳出庭户,河汉清且深。
华月挂林杪,高鸿送哀音。
百岁岂不多,半为风雨侵。
嗟彼蜗角名,烦此孤鹤心。
流水激古洲,高山出远岑。
子期果难逢,独卧枕素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褰裳(qiān cháng):提起衣裳。
- 河汉:银河。
- 华月:明亮的月光。
- 林杪(miǎo):树梢。
- 高鸿:高飞的雁。
- 蜗角名:比喻微不足道的名声。
- 孤鹤心:比喻高洁孤傲的心志。
- 子期:指钟子期,古代著名的琴师,这里比喻知音难寻。
翻译
在凉爽的秋夜,梦境开始频繁,生活的起伏瞬间交织。蟋蟀在床下鸣叫,季节已进入阴冷的萧瑟。我提起衣裳走出庭院,仰望那清澈深邃的银河。明亮的月光挂在树梢,高飞的雁传来哀伤的鸣声。人生百年岂能算短,却有一半时间被风雨侵扰。叹息那微不足道的名声,疲惫了这孤傲高洁的心。流水激荡着古老的河洲,高山耸立出遥远的山峰。知音难寻,我独自枕着素琴安睡。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深沉与孤寂。诗人通过蟋蟀的鸣叫、银河的清澈、月光的明亮以及雁的哀鸣,巧妙地勾勒出一幅秋夜的静谧画面。诗中“百岁岂不多,半为风雨侵”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而“嗟彼蜗角名,烦此孤鹤心”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漠和对高洁心志的坚守。结尾的“子期果难逢,独卧枕素琴”更是以知音难寻的典故,深化了诗人的孤独与超脱。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