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二首

· 石珝
雪霰纷漉漉,忽然见朝暾。冰霜堕盈地,中有青苔痕。 幡幡鸣春鸟,解使朝变昏。果哉乌鸦白,不谓黄河浑。 《小雅》歌蛮髦,陈王悲豆根。此曲勿复竟,子兰方在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雪霰(xiàn):小冰粒,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
  • 漉漉(lù):形容水或其他液体往下滴落的样子。
  • 朝暾(tūn):初升的太阳。
  • 幡幡(fān):形容鸟飞的样子。
  • 蛮髦(máo):古代指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
  • 豆根:豆类的根部,这里可能指豆类的种植或收获。
  • 子兰:人名,可能指某个门客或朋友。

翻译

雪霰纷纷落下,湿润而滴落,忽然间看到了初升的太阳。冰霜满地,中间却有青苔的痕迹。 鸟儿翩翩飞翔,春天的鸟儿鸣叫,能够让早晨变得昏暗。果真乌鸦的羽毛是白色的,没想到黄河的水也会浑浊。 《小雅》中唱到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陈王则悲叹豆类的种植。这首曲子不要再继续了,子兰正在门前。

赏析

这首诗以冬日的景象为背景,通过对比雪霰与朝暾、冰霜与青苔,描绘了自然界中的生机与变化。诗中“幡幡鸣春鸟,解使朝变昏”一句,巧妙地运用了鸟鸣来象征时间的流转和气候的变化。后文通过对《小雅》和陈王的提及,引入了对边疆和农业的思考,最后以“子兰方在门”作为结尾,增添了一丝人文的温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感悟。

石珝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