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雅颂二十四首同翠渠作清平擒贼

· 祁顺
清平山险阻,群贼恣吞噬。 偷生同釜鱼,为害亦非细。 谁能生擒之,都府兵有制。 不须白堕杯,奚用市偷计。 萑苻靡遗悔,宽猛实相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清平:地名,位于今贵州省境内。
  • 恣吞噬:任意吞食,比喻肆意侵害。
  • 釜鱼:比喻处于困境中的人。
  • 都府兵:指中央或地方的正规军队。
  • 白堕杯:指无用的计策或手段。
  • 奚用:何用,哪里用得着。
  • 市偷计:指市井中的小聪明或诡计。
  • 萑苻:古代传说中的猛兽,比喻凶恶的敌人。
  • 靡遗悔:没有留下遗憾。
  • 宽猛:宽大和严厉,指治理手段的宽严相济。

翻译

清平山地势险要,群贼肆意侵害。 他们如同被困在锅中的鱼,虽然处境艰难,但造成的危害也不容小觑。 谁能将他们生擒?都府的军队有严格的纪律和制度。 不需要无用的计策,也无需市井的小聪明。 对凶恶的敌人不留遗憾,治理手段宽严相济。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时期清平山一带的治安状况,群贼横行,给当地百姓带来了极大的困扰。诗人通过比喻和对比,强调了都府军队的重要性,他们纪律严明,能够有效地打击贼寇。同时,诗人也提出了治理之道,即宽严相济,既要严厉打击犯罪,也要有适当的宽容,以达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社会治安的关注和对治理之道的深刻理解。

祁顺

明广东东莞人,字致和,号巽川。天顺四年进士,授兵部主事,进郎中。成化中使朝鲜,不受金缯,拒声伎之奉。累官至江西左布政使。有《石阡府志》、《巽川集》。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