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翠轩为江文初题

· 史谨
文初先生住天目,种竹千竿绕茅屋。高者昂然拂霄汉,低者森然护帘幕。 座中浑无尘俗气,深处自有鸾凤宿。先生曳杖时吟眺,苍雪无声落乌帽。 百年世事了无闻,三伏炎光岂能到。醉坐石磴如巢云,襟怀不异长庚老,嶰谷筼筜眼中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曳杖:拖着拐杖。
  • 吟眺:边吟诗边远望。
  • 乌帽:古代平民戴的黑色帽子。
  • 三伏:指夏季最热的时期,分为初伏、中伏、末伏。
  • 巢云:像云一样高远、自由的状态。
  • 长庚:金星的别称,也指长庚星,即启明星。
  • 嶰谷:山谷名,这里指隐居的地方。
  • 筼筜:一种竹子,这里指竹林。

翻译

文初先生住在天目山,四周环绕着千竿竹子,这些竹子围绕着他的茅屋。高大的竹子挺拔直上,触碰天际,低矮的竹林则茂密地守护着帘幕。

在他的居所中,完全没有尘世的俗气,深处则有鸾凤这样的神鸟栖息。先生时常拖着拐杖,边吟诗边远望,苍翠的竹叶无声地飘落在他的乌帽上。

他对于百年间的世事一无所闻,三伏天的酷热也似乎无法触及这里。他醉卧在石阶上,心境如同高远的云,胸怀与长庚星一样古老,山谷中的竹林在他眼中显得微不足道。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文初先生隐居山林的宁静生活,通过竹子的形象展现了他的高洁品格和超脱尘世的态度。诗中“苍雪无声落乌帽”一句,以自然景象寓意先生的清高与超然。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史谨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公谨,号吴门野樵。洪武中谪居云南,以荐为应天府推官,迁湘阴县丞。罢官后,侨居南京。性高洁,喜吟咏,工绘画。筑独醉亭,卖药自给。有《独醉亭诗集》。 ► 4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