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窝为司叔端赋
以竹名窝竹为瓦,先生乐道居其下。
清风一枕傲羲皇,眼底荣枯总虚假。
座中趣味如安乐,我亦曾来共盘礴。
无边清气贮心胸,琴响松风雨鸣瀑。
黄州竹楼今已无,杜陵茅屋埋烟芜。
二老仙游去不返,至今清誉闻江湖。
先生之窝可相继,地位清高远华丽。
时闻松桂起秋声,一片笙竽绕檐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羲皇:指伏羲,古代传说中的帝王,此处借指古代的贤人。
- 荣枯:指世间的兴衰变化。
- 盘礴:盘桓,停留。
- 笙竽:古代的两种乐器,此处形容声音悦耳。
翻译
以竹子命名的窝棚,竹子做瓦,先生在此安居乐业。 枕着清风,傲视古代贤人,眼中世间的兴衰都是虚幻。 座中的趣味如同安乐,我也曾在此停留。 无边的清气充盈心胸,琴声、松风、雨声和瀑布声交织。 黄州的竹楼已不复存在,杜陵的茅屋被烟雾和杂草掩埋。 两位老者仙逝不再归来,至今他们的清誉仍在江湖流传。 先生的窝棚可以传承下去,地位清高,远离华丽。 时常听到松树和桂树在秋风中响起,一片笙竽的声音环绕在屋檐边。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隐士在竹窝中的生活,通过对比世间的荣枯与自然的清风、松雨,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繁华的超然态度。诗中“清风一枕傲羲皇”展现了隐士的高洁品格,而“黄州竹楼今已无,杜陵茅屋埋烟芜”则流露出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变迁的感慨。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赞美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