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御史周叔冶重使西蜀

· 史谨
绣斧皇皇下九天,循行重过锦城边。 江流泻碧龙门险,驿路横空鸟道悬。 顿使春光回草木,信知风力动山川。 郡中此日豺狼尽,骢马还朝又隔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绣斧:古代高官的仪仗,这里指代高官。
  • 皇皇:形容光明正大,威严。
  • 九天:极高的天空,比喻朝廷。
  • 循行:巡视。
  • 锦城:成都的别称。
  • 江流:指长江。
  • 龙门:地名,位于今四川省境内,长江流经此处,地势险要。
  • 驿路:古代传递文书、官员往来的道路。
  • 鸟道:形容道路险峻,只有鸟能飞过。
  • 春光:春天的景象。
  • 风力:比喻政治影响力。
  • 骢马:青白色的马,古代官员的坐骑。
  • 还朝:回到朝廷。

翻译

高官手持绣斧,威严地从朝廷下降到九天之下,再次巡视经过成都。长江碧波流淌,龙门地势险要,驿路横跨在只有鸟能飞过的险峻山道上。他的到来使得春天的景象回归到草木之间,确实证明了他的政治影响力能够撼动山川。郡中此时已经没有了豺狼般的恶人,但这位高官回朝还需等待一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高官巡视西蜀的场景,通过“绣斧”、“九天”等词语展现了其威严与高位,而“江流”、“龙门”、“鸟道”则生动地描绘了西蜀的地理环境。诗中“春光回草木”、“风力动山川”表达了高官的政治影响力,最后两句则透露出对高官的期待与不舍。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高官的威仪,也体现了对西蜀地区的深情。

史谨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公谨,号吴门野樵。洪武中谪居云南,以荐为应天府推官,迁湘阴县丞。罢官后,侨居南京。性高洁,喜吟咏,工绘画。筑独醉亭,卖药自给。有《独醉亭诗集》。 ► 4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