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亲卷为张咨赋

· 祁顺
双亲蚤沦逝,岁月成侵寻。悠悠孝子思,不尽平生心。 幽明路隔音容杳,一身抱恨何时了。泪洒西风宿草寒,梦回残月啼乌晓。 天地无穷悲复悲,不因霜露也凄其。古今孝行应难得,为尔重歌不匮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zǎo):早。
  • 侵寻:逐渐逝去。
  • 幽明:指阴间与阳间。
  • (yǎo):深远,不见踪影。
  • 宿草:隔年的草,比喻死亡已久。
  • 凄其:凄凉。
  • 不匮:不懈怠,不停止。

翻译

双亲早早地离世,岁月也逐渐流逝。深深的孝子之思,从未停止过对他们的怀念。阴阳两隔,音容笑貌已远,一个人怀抱着无尽的遗憾,何时才能了结。泪水洒在西风中,隔年的草显得格外寒冷,梦醒时分,残月下的乌鸦啼鸣,预示着黎明的到来。天地间无尽的悲伤再次袭来,即使没有霜露,也感到凄凉。古往今来,真正的孝行难得一见,为此我再次唱起那首不懈的诗篇。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已故双亲深深的思念和无尽的遗憾。诗中,“双亲蚤沦逝,岁月成侵寻”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亲人的早逝,而“幽明路隔音容杳”则形象地表达了阴阳两隔的无奈。通过“泪洒西风宿草寒,梦回残月啼乌晓”这样的意象,诗人传达了深切的哀思和对亲人的怀念。最后,诗人以“古今孝行应难得,为尔重歌不匮诗”作结,表达了对孝道的推崇和对亲情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对逝去亲人的无尽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表达了作者对亲情的深刻感悟。

祁顺

明广东东莞人,字致和,号巽川。天顺四年进士,授兵部主事,进郎中。成化中使朝鲜,不受金缯,拒声伎之奉。累官至江西左布政使。有《石阡府志》、《巽川集》。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