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和左时翊二十六韵

· 祁顺
我来自京师,驾言出城郭。 双轮既以膏,十骑殊不弱。 时维冬气深,霜重草木落。 燕谷律未温,芦沟冻如涸。 王事甘苦辛,客程念悠邈。 岁荒无廪蓄,民困有离瘼。 深州隐孤城,衡水横一榷。 逢人问来由,问讯得厓略。 齐郊接楚望,邾邑闻鲁柝。 峄桐丹凤老,秦篆青苔剥。 有怀情惘恍,默坐思恬漠。 释劳问皋苏,供馔杂藜藿。 眼空长短亭,身类屈伸蠖。 滕阳路崎岖,泗下水联络。 登舟舣仍发,对酒罢复酌。 客来共欢娱,醉后交嗢噱。 沿流弄清浅,纵意穷恢廓。 扫雪烹月团,挥毫饮铜雀。 故人惠诗章,才美信超卓。 因观绝妙词,足觇渊源学。 嘉禾去稂莠,周道非荦确。 思齐切我心,医拙凭谁药。 自从挹光霁,渐欲销鄙薄。 惟兹旧交稔,绝胜新知乐。 苍蝇喜追逐,顽石赖磨琢。 愿君诱其成,大道正闳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燕谷:指燕地的山谷,这里泛指北方地区。
  • 芦沟:即卢沟,指卢沟河,今称永定河。
  • 厓略:大致的情况。
  • 邾邑:古代地名,在今山东省邹城市。
  • 鲁柝:古代鲁国的一种打击乐器,用于报时或警戒。
  • 峄桐:峄山(在今山东省邹城市东南)的桐树,传说中凤凰栖息之地。
  • 秦篆:秦朝的篆书,这里指古代的石刻文字。
  • 皋苏:古代传说中的神草,据说能解忧。
  • 藜藿:指粗劣的食物。
  • 屈伸蠖:比喻人的行动或境遇变化无常,如同蠖虫的屈伸。
  • 泗下:指泗水,流经山东、江苏等地。
  • 嗢噱:笑声。
  • 月团:指茶饼。
  • 铜雀:指铜雀台,曹操所建,这里借指酒。
  • 稂莠:杂草,比喻不良之人或事物。
  • 荦确:形容道路不平。
  • 光霁:晴朗的天气,比喻人的风采或事物的明朗。
  • 鄙薄:浅薄,不深厚。

翻译

我从京师出发,驾车出城。车轮涂满了油脂,十匹马也异常健壮。时值深冬,霜降草木凋零。北方的山谷还未回暖,卢沟河冰冻如干涸。王命之路充满艰辛,旅途遥远让人怀念。荒年无粮储,民众困苦,疾苦重重。深州城隐于孤寂,衡水横跨一座桥。遇到行人询问情况,得知大致情形。齐地与楚地相接,邾邑传来鲁国的警钟声。峄山的桐树已老,凤凰不再,秦朝的篆书被青苔覆盖。心情复杂,默默坐着思索。寻求解忧之草,食物中杂有粗劣之物。眼见长亭短亭,身形如同屈伸的蠖虫。滕阳路崎岖,泗水连绵不断。登船后不久又出发,对酒不再斟酌。客人来时共同欢娱,醉后笑声连连。沿河戏水,尽情探索广阔天地。扫雪煮茶,挥毫饮酒。故人赠我诗章,才华确实超群。读其绝妙词句,可见其学识渊博。除去不良,大道并非不平。我心切思齐,医治愚拙又凭谁?自从感受晴朗天气,渐渐消除了浅薄。唯有旧交深厚,胜过新知之乐。苍蝇喜欢追逐,顽石依赖磨琢。愿你引导其成长,大道正宽广。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从京师出发,历经艰险旅行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如霜降草木凋零、卢沟河冰冻等,反映了旅途的艰辛和时局的艰难。同时,通过对深州、衡水等地的人文景观的提及,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关注和对现实的思考。诗中还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学问的追求,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学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士人的风采和情怀。

祁顺

明广东东莞人,字致和,号巽川。天顺四年进士,授兵部主事,进郎中。成化中使朝鲜,不受金缯,拒声伎之奉。累官至江西左布政使。有《石阡府志》、《巽川集》。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