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诸子归耕西宁作

· 成鹫
居不愿武陵溪下宅,秦人已被渔郎识。食不愿首阳山上薇,夷叔先我曾忍饥。 从前辙迹不足蹈,出门四顾将焉归。太行之高,牂羊牧其巅。 洞庭之深,鱼鳖潜其渊。石室宛委,外人不得入。猕猴聚族,长子孙于其间。 天地之大,既方且圆,尽人授宅还授田。岂无百亩还一廛,假我暂住终馀年。 馀年百岁能几许,一身七尺如秬黍。冬日严寒夏蒸暑,海水多风山多雨。 尘埃逼塞坏四堵,几欲奋飞无六羽。别君去,去何所,乃在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 上无尧君,下无巢许。居此之处谁与处,赠君不能君自取。 君自取,来何时。君不来,长相思。罗山旁,泷水涯。山有木兮屋有榱,隰有菅兮椸有衣。 顽金出矿成镃基,黄犊三岁能负犁。耕田而食得不饥,抱瓮一日灌百畦。 瓜蔬自摘还自炊,万事具足如取携。我之乐矣君未知,君未知,姑妄言之妄听之。
拼音

成鹫

成鹫,俗姓方,名颛恺,字趾麟。出家后法名光鹫,字即山;后易名成鹫,字迹删。广东番禺人。明举人方国骅之子。年十三补诸生。以时世苦乱,于清圣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发,康熙二十年禀受十戒。曾住会同县(今琼海)多异山海潮岩灵泉寺、香山县(今中山)东林庵、澳门普济禅院、广州河南大通寺、肇庆鼎湖山庆云寺,为当时著名遗民僧。工诗文,一时名卿巨公多与往还。论者谓其文源于《周易》,变化于《庄》《骚》,其诗在灵运、香山之间。年八十五圆寂于广州。著有《楞严经直说》、《道德经直说》、《鼎湖山志》、《鹿湖近草》、《咸陟堂诗文集》等。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二八有传。 ► 17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