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蹲鸱(dūn chī):古代指芋头,因其形状类似蹲伏的鸱鸟而得名。
- 鼎鼐(dǐng nài):古代用于烹饪的大锅,这里比喻为高级的烹饪器具或烹饪技艺。
- 懒禅:指懒散的禅僧,这里可能指诗人自己。
- 野客:指山野之人,即隐士或游子。
- 朵双颐:形容吃得津津有味,双颊鼓起的样子。
- 扪腹:抚摸肚子,表示吃饱。
翻译
在山中的厨房里,我用牛粪拨动着火,煮着芋头。 这火中还带着山间烟雾和霞光的气息,却难以被高级的烹饪技艺所理解。 我这懒散的禅僧分得了半份,山野之人吃得双颊鼓起。 饱食之后,我频频抚摸着肚子,这饱足的感觉何妨代替了晚餐。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山中简朴生活的场景,通过“山厨拨牛粪”和“宿火出蹲鸱”等细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亲近和享受。诗中“犹带烟霞气,难教鼎鼐知”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以及对世俗烹饪技艺的不屑。最后两句“饱食频扪腹,何妨代晚炊”则体现了诗人对饱足生活的满足和自得其乐的态度。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生活哲学。